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和育人成效,2025年4月15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走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项目。展馆围绕“战争、记忆、和平”的主题,真实客观地再现历史。通过国际和平资料搜集、保护、研究和传播,实现保存人类记忆、保护世界遗产、传递和平信息的最终目的。
活动中,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国际和平资料馆馆长焦洪双对国际和平资料馆兴建与作用作了详细介绍。国际和平研究中心负责人于永杰担任此次实践课的主讲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与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为学生勾勒出清晰的历史脉络。


在馆内,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和主讲教师对“国家犯罪部队编成”“人体实验细菌攻击”“逃脱审判战后追踪”等部分的详细讲解,深入了解侵华日军的残暴罪行,引导同学们思考历史与和平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卫东表示,学院将继续围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本学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旨在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参观学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让学生们在有情有景的实践育人活动中,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对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供稿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人:吴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