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通知公告
携手防艾,共筑健康防线
作者:融媒体中心发布日期:2024-12-01点击数:

世界艾滋病日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这一主题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承担防艾责任,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传播方式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1.血液传播:属于该疾病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使用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制品、输入含有该病毒的血液或者和艾滋病患者共用一个针头,病毒会随着血液进入体内,导致被感染。

2.性传播:是目前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毒存在于阴道分泌物和精液中,如果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情况,艾滋病毒可以通过破损黏膜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患有艾滋病,产下的胎儿可能也会被感染。母乳喂养时乳汁会接触婴儿的口腔、食道以及胃黏膜,艾滋病毒可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被感染。

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保持唯一性伴侣,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根本措施。同时,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也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2.拒绝毒品:静脉吸毒是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坚决拒绝毒品,不共用注射器和其他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3.注意血液安全:在接受输血、注射、拔牙等医疗服务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制品。

4.母婴阻断:对于已感染HIV的孕妇,应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在分娩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如剖腹产等,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同时,避免母乳喂养,选择人工喂养方式。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他人的血液或伤口直接接触。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以减少经血液传播的风险。


上一条:石油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开展“以‘演’筑防,以‘练’护航”安全演练
下一条:石油丨我院开展“放下手机,行稳致远”优秀学子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