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我院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老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石油工程学院开展“赋能成长·石油有约”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系列活动。11月21日,我院开展第三期活动——工作案例分享交流会。

本期主讲人是王琦源老师,他对学生运动撞伤同学的责权和调解进行了案例分享。对于运动意外伤害案例,他总结出现处理此类问题必须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是协调解决法律诉讼纠纷。辅导员尽可能做好沟通协调与调解,客观分析其中的权责与利弊,在内部予以最小化解,防止学生意外碰撞问题复杂化。二是受伤学生的关心和照顾问题。全面了解情况,客观分析原因,分别进行谈心谈话,倾听各自的委屈,疏导双方的情绪。辅导员要做好后续的跟进与帮扶,及时启动资助政策,协助做好医保赔付,确保学生康复和学业两不耽误。三是学生活动组织的安全管理问题,辅导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要求,加强活动的前置安全教育、过程掌控了解、事后帮扶引导,做到提前预判准备,及时有效应对。对于运动伤害案例的妥善处理,他特别强调了两个重点,一是聚焦矛盾中心点,充分共情,关爱帮扶,及时掌握受伤学生的病情,根据严重程度判断处理措施,如用药、送医、联系学生家长,术后照料等,对于严重情况,跟进及时帮助启动医保报销,协调做好后续的补课、请假和术后康复帮扶、在校照料等问题。二是聚焦矛盾关键人:左右协调,做好沟通。辅导员作为中间人,且肩负着一线辅导员的职责,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发展的重任,要做好双方特别是家长的调节与沟通工作。

王琦源老师表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承担着学生健康发展的重任,对于学生运动既是一定要有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要向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了解突发情况处理方式,在运动前做好注意事项提醒和思想教育,做好健康保障,才能问题发生时妥善应对,因此辅导员平时重视运动比赛的事前教育,帮助学生防范突发情况。
随后,辅导员们围绕本案例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了经验和看法,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案例分享研讨进一步推动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有助于辅导员落实工作责任、增强职业素养,为我院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研判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动学生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