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按照“政治过硬、组织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坚持“1133”总体建设思路,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实现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集群建设,服务于学校高质量发展。

智能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1133”建设思路图


党建核心引领,推动“铸魂育人”工程建设,持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智能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学院发展的核心,确保各项决策、工作部署都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发挥党组织在思想引领、方向把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带领全院教师为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业务改革创新,推动“强基培优”工程建设,持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度。智能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鼓励教师党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研项目等业务领域大胆创新,积极引入前沿理念和新技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产学研合作创新等活动。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队伍创新,推动“强基培优”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学院整体业务水平,增强学院在同领域内的竞争力。近3年,党员教师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4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1项;撰写教科研论文36篇,其中EI检索6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修订国家标准1部;2024年教师党员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服务质量提升,推动“协同发展”工程建设,持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触达率。智能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将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地方作为重要工作目标。教师“不忘初心”服务团成员为学生开设专业课辅导,根据不同学情,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制定考研计划,为学生考研提供帮助;党员教师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基金项目在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石油钻机盘根盒耐磨防泄、采煤作业粉尘运移机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粮食安全、油田开采、煤矿安全作业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和龙江经济发展。